产品分类
一、建设目标
锚定“双碳”战略目标,以园区全领域全过程降碳为主线,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导向,以低碳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能源利用低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能碳管理数字化特色,努力将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成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样板区和碳达峰数智融合新高地,打造东南沿海绿色化发展的桥头堡,为全国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碳达峰探索经验。
到2025年,初步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下降10%;新增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8家、低零碳工厂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建成智慧能碳管理平台,覆盖50%以上重点用能和重点排放企业,实现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为区域碳达峰奠定基础。
到2030年,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风光储”一体化的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下降12%;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低零碳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企业4家;推动储能项目覆盖区域重点工业园区;智慧能碳管理平台覆盖80%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形成区域级碳排放动态管理体系;为全国同类园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转型经验做法。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
1.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以“集中式+分布式”多场景覆盖为基础,以“风光储”多能互补为方向,构建可再生能源稳步有序替代传统能源的系统化实施体系。加快构建全域光伏替代网络,深化“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规模化应用,建成晶鸿、国能、创能等连片化滩涂光伏基地,同步推广长城华兴玻璃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场景,推动厂房光伏安装率不低于60%,争取政策补贴,形成“集中式保供给、分布式促消纳”的立体开发格局。加快突破高效组件技术瓶颈,通过“光伏+竞价上网”机制加速成本下降,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园区100%新增能源消费。健全市场驱动替代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全额就近消纳”优先机制,试点“光伏+智慧能源”虚拟电厂模式,利用AI调度算法聚合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资源参与电力市场,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经济性。
2.打造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综合服务系统
依托福建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及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兆光网试点优势,构建“光-储”智慧能源综合服务系统,规划建设2座动态储能电站(50-100MW/200-400MWh,储能成本1300元/千瓦时),充分发挥福建省储能产业的优势,引进福建省储能电池企业,通过增量配网与多能互补技术优化工业园区用能成本;基于智能调度平台聚合光伏、储能及负荷资源,参与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提升电网稳定性与绿电消纳率,推动“源网荷储”融合发展,争创示范项目,形成“政策赋能-技术协同-市场闭环”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
3.加大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聚焦节能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深度应用,打造绿色、低碳、高效的产业园区范。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引入智能化、清洁化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削减能耗与排放;构建科学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能源使用的精准管理与高效利用;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园区的广泛应用,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4.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积极推动企业采用的高效节能设备,实现生产设备的能效飞跃,支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等高耗能行业实施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和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加快淘汰更新高耗能落后的生产设备。
(二)大力推动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1.推动主导产业绿色化示范升级
推动电子信息企业积极调配资源引进低能耗服务器、高效能电源管理及冷却系统等先进设备,优化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及存储等核心流程,采用节能算法提升运算效率,实施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监控并调节能耗,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
2.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
做精做细新能源产业,不断研发更高效的光伏电池、风力发电系统及储能解决方案,提升能源转换与利用效率,降低度电成本。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注重智能电网、微电网的建设与运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灵活接入与高效调度。积极探索氢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布局,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转变,为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3.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全面推广节能技术,鼓励支持区内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实施绿色低碳先进示范技术项目,加快涵江区梦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PACK和电芯产能提升、云度新能源汽车电子科技仪表盘配套项目等节能改造进程。强化先行示范,推动先进企业开展零碳化示范,积极创建“近零碳”工厂、“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
(三)不断夯实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
1.加快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改造
以现有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改造为核心,重点推进莆田高新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莆田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泵站)及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等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排污基础设施水平。
2.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平台
持续推进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各行业业务流程梳理,融合各行业应用数据,建立维度广、数量大的数据仓库,为收集应用源数据创造效率基础。围绕数据、算法及模型,进一步深化智慧园区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管理水平,实现园区绿色化、零碳化、智慧化的转型提升。重点推进涵江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三、科技创新
四、改革探索
(一)建立园区碳统计核算体系
以“底数清、数据准、管理细”为目标,构建覆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建筑交通、生态碳汇等全领域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强化与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探索建立“碳账户”“碳积分”管理制度,将企业碳排放表现与评优评先、要素配置挂钩,为科学制定降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创新园区节能降碳实践机制
深化“管委会+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制定绿色低碳产业招商图谱,推动编制园区绿色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认定与申报流程,出台低碳应用场景招商清单,动态建立更新园区碳达峰重点项目库和项目库,组织银企对接会,联合银行推“碳效贷”并给予最高30%贴息。聚焦高效光伏、工业余热回收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光伏+储能”一体化示范。
(三)完善绿色低碳政策支持体系
加强财税激励,积极争取并用好预算内资金、省级专项资金,对入选级绿色工厂、实施节能技改的企业由区财政按照规定给予资金补助,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攻关。
五、全民行动
国家碳达峰试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项目清单
六. 安科瑞企业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统,用于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浪费。以电力系统监控数据为基础,可分系统、多维度展示微网运行状态,优化能源消纳效率,提高微电网系统经济、安全能源管理与智慧运维水平。
系统平台提供集海量异构资源的广泛接入、全景信息密集交互感知、能源智能预测分析、能源自主灵活调度、电网设施可视健康管理等服务。
6.1 安科瑞碳电表
碳电表根据实际电能消耗的计量数据,动态计算并按照使用条件、区域等因素更新电碳因子,也就是平均每度电所蕴含的碳排放量。这个数值是实时更新的,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情况。安科瑞三相多功能碳电表包含12组碳排放值及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它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生产用电带来的碳排放量,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配合安科瑞碳资产管理平台,大大简化企业的碳排放统计工作。
6.2 安科瑞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
分布式光伏建设相关二次设备:
6.3 安科瑞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系统作为光伏发电蓄水池和中转站,在消纳光伏发电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零碳园区建设中不可少。按照GB/T 36547-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储能系统的微机保护配置要求:储能电站并网点配置AM5-IS防孤岛保护,非计划孤岛时应在2s动作,将储能电站与电网断开。
储能系统二次设备选型:
6.4 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解决方案
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是零碳园区能源转型中一个不可少的过程,为新能源车补充能源的充换电站也是必配设施。安科瑞有序充电系统基于预测算法,可以实现对企业变压器负荷率、光伏发电和充电负荷需求预测结合充电桩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光伏发电消纳,提升园区微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充电成本。
有序充电设备选型:
6.5 工业能效管控-碳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碳资产管理采用碳排放核算因子数据库,符合SO14064-1:2018 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要求,为园区提供包括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盘查报告、碳交易记录等等功能,帮助园区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核查体系。
组织碳管理-碳排分析
组织碳管理-温湿气体盘查清册
组织碳管理-配额核算
6.6 微电网协调控制器
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主要采集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变压器负荷等数据,根据设置的新能源使用逻辑来构建本地控制策略以及云端数据的交互,控制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可调负荷设备的出力与电力需求,并能根据经济效益模型在满足调度的前提下,进行光储置换,响应云端策略配置,充分消纳利用新能源。
6.7 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在零碳或近零碳园区建设中,“光伏+储能+充电”组合的被应用到园区电网之中。随着新能源占比增加,园区的管理必须依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来实现碳资产管理、新能源策略控制、有序充电管理、能耗分析、设备运维等等。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园区有效的管理能源,其功能包括:
综合监控:
实现园区变电站、光伏、储能、负荷、充电桩、环境数据的采集、监测、可视化展示、异常告警、事件查询、报表统计等功能;
智能控制:
协同光伏、储能、负载等多种能源主体,动态规划智能策略,实现储能、光伏协调控制,比如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等;
能源分析:
具备微电网能耗及效益分析、微电网经济运行分析、多维度电量分析,并进行日、月、年能源报表统计;
碳资产管理:
企业碳资产管理功能,包括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盘查报告、碳交易记录等等。
功率预测:
以历史光伏输出功率和历史数值天气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光伏发电单元的地理位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库,实现光伏发电的短时和超短时功率预测,并经进行误差分析;同时对微电网内所有负荷,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预测负荷功率曲线。
优化调度:
根据分布式能源发电预测、负荷预测结果,并结合分时电价、电网交互功率及储能约束条件等因素,以用电成本低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解析微电网运行功率计划,系统通过将功率计划进行分解,实现对光伏、储能、充电桩的优化控制。
聚合资源
聚合微电网内光伏、储能、充电桩及空调柔性负荷
以单一虚拟电厂子站与独立电力户号接入上层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平台
充分发挥微电网灵活资源的调节能力,实现微电网整体收益大化
七. 结语
福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双碳”目标为,通过构建“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体系,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与基础设施低碳改造。园区将建设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节能技术推广等关键任务,并配套碳统计核算、碳金融等创新机制。结合安科瑞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与碳排放全程管控,致力于打造东南沿海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全国同类园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经验。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荣誉资质资料下载产品展示
Acrel-2000MG/B1光伏储能电站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控制箱 DJSF1352-RN-2/S直流电能表用于充电桩 电信基站 光伏电站 ASCM5E低压400V智能塑壳断路器电量计量 四遥功能 AM5SE-PV110kV防逆流保护测控装置 光伏发电系统保护 ADW600以太网 WIFI 4G无线通讯多回路物联网电表服务与支持
技术文章新闻中心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线留言版权所有 ©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05031232号-31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 管理登陆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