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分类
更新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7一. 背 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 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在 “双碳” 战略指引下,园区正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实时、互动的全链路信息感知与处理,构建起能提供智能化管理、高效运营及方位服务的数字环境,覆盖生产与生活场景。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碳排放的增加。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五大 部门,其中能源和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超过80%。伴随着“企业入园”的趋势,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大多都落户于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工业园区承担了密集的工业生产活动。根据国际能源署和清 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数据,2015年中国工业园区碳排放占到全国的31%,并呈现持续攀升的势头,工业园区的减排已刻不容缓。能源、工业的碳排放生产活动主要发生在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针对能源和 生产流程的绿色化改造应用场景广阔,工业园区成为落实我国精准减排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落脚点。

围绕 “碳中和” 核心目标,园区以四大关键路径推进实践:推动产业低碳化转型、加速能源绿色化替代、实现设施集聚化共享、促进资源循环化利用,并依托智慧化手段精准管控碳要素。同时,综合运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元技术,最终达成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的动态平衡,实现 “生产、生态、生活” 三生深度融合。作为先进要素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的核心载体,各类园区是 “双碳” 战略落地的关键场景,必将成为碳中和实践的先锋力量与主力军。
二. 园区能源运行面临的现状
2.1 信息孤岛难以打破:
各业务信息系统并存,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数据难以集中,不能有效利用。
2.2 管理对象多、难度大,管理运营能力薄弱:
设备、入驻企业、资产、访客等管理对象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效率低。管理方式粗放,现场抄表费时费力,人工统计分析困难,工作量巨大,运营成本高,安全保障弱,招商引资困难,收费困难。
2.3 基础设施亟待改造:
弱电系统、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老化,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服务感知差。
2.4 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智慧化服务不足:
缺乏前瞻性规划,智慧化建设碎片化,不成体系,建成即落后。能源单一、能耗节能无头绪、缺乏对能耗双控及碳达峰管理的数据支撑,安全环保缺乏有效管理手段,节能投资回报率低。
三. 园区能源管理需求
能源供应要可靠:
通过智能化系统建设,实时监测园区能源、机电设备和环境等运行情况,保障能源可靠供应。
能源成本要降低:
诊断能耗水平,降低园区能源成本,降低碳排放。
设备运维要高效:
通过平台来管理园区内数量众多的机电设备和管线、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智慧调控助增效:
园区的光伏、储能系统、充电站运营需要配置合理的能源策略和动态调节
学习使用要方便:
方便访问,学习难度小,使用成本低。
安全运营很重要:
关注园区用电消防安全、环境安全和用能安全。

四. 安科瑞园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AcrelEMS园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零碳电源”和“能源调度”为核心策略,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零碳园区解决方案。方案涵盖了可再生能源、电化学储能、智能充电设施、微电网技术、节能策略、智慧运营等领域,实现了从能源生产、消费、存储到管理的全链条碳减排。提升园区的绿电占比,促进绿电高效消纳,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效率,推动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一个经济、环境双重效益的零碳未来。
4.1解决方案(低碳建设)
光伏建设:在园区屋顶铺设光伏,为园区及其用户的用电提供支持,电力自发自用,并利用余电上网,从而减少碳排放。
储能建设:在园区建设储能电站,合理利用峰谷差价,降低园区能源支出,反哺国网源荷均衡,实现能源经济效益大化。
新能源充电桩:按需配套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充分利用新能源发电以及储能电站转化电力收入,通过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实现负荷聚合。
空调节能改造:空调系统是办公类建筑的耗能大户,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发掘制冷效率高的负载率区间及工况变化的规律,通过控制技术应用,节约制冷主机5~15%运行能耗。
智慧能源平台:打造零碳操作系统,汇聚园区内水电、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各类能源数据,通过源端互补、源网互补、网荷互补等多种互补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互补模式,实现园区能源智慧管控。

通过多源与储能开展能碳管理,解决高能耗园区设备能耗大、电费高、扩容扩产、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和低碳运营。

通过多种能源与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结合,解决工商业园区用电难、供电不稳定、市电弱等问题,实现供能多样化、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连续性。

多种能源形式供能:
通过光伏/储能/柴发等多种能源形式供能,优化能源配置,增强用电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多种能源汇总调节:
通过汇总市电/光伏/储能/柴发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多重能源保护机制,确保用电的连续性。
智能调能自消纳:
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调控多种能源形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的消纳比例。
4.2 解决方案(节碳管理优化)

智慧能源管理:综合能源管控云平台,支撑多园区标准化运营;平台是园区的能源运营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平台来标准化能源运营管理动作,园区可利用平台进行能效分析、负荷预测、平衡调度等能源管控动作,实现能源业务运营模式的输出。
空调暖通优化:空调暖通系统分析与优化,按行业经验预计可节约30%能耗;
智能照明优化:智能照明分析与优化:按行业经验预计可节约30%能耗;
4.3 解决方案(能源数据监管)

范围更广:采集控制对象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各类系统进行融合、统一;统筹采集控制装置的管理,优化配置策略,提升采集控制有效性。
环节更多:源网荷储充各环节紧密衔接。
随机性更高:电源侧和负荷侧均呈现强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多元化服务:用能安全监控、用能流向查看、用能数据分析、节能方案控制、智慧园区大平台对接服务。
4.4 解决方案(功能模块汇总)


4.5 解决方案( 园区供配电监控 )

4.6 解决方案( 电气安全 )
AcrelEMS能方便的接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各子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子系统调试记录、拓扑结构、运行记录、故障报警自动上传至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对涉及电气安全和消防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4.7 解决方案( 搭建能耗计量体系 )
搭建园区计量体系,计算产品单耗、班组能耗等等;
根据用能单位类型进行分类计量;
根据次级用能单位进行分区域或分时段采集用能数据;
根据重要用能设备进行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分析,挖掘节能潜力。

4.8 解决方案( 光储充微电网 )
安科瑞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涵盖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储能系统、户用光储系统、充电桩运营管理系统等。
通过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结合光功率预测、负荷预测等算法,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最新的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经济、低碳的运行。

4.9 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平台 )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统,用于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浪费。


五. 智慧能源平台/平台功能界面
5.1园区汇总
聚合区域内园区数据:区域风、光、储、充装机站点信息、区域减排总量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计;
跨地区能源互联,分层协同控制:动态预测区域重点企业能源供需,优化能源生产与分配策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区域-企业多级调控,逐级分解任务,企业执行精细化调控;

5.2 系统平台总览
源-网-荷-储-充.....等全量运行数据,存储展示、状态检测、运行告警。直观展示微电网系统电量、碳排、成本、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实时呈现微电网电力数据流向和设备安全情况。

5.3 园区总览
支持电站拓扑、光储充监控、环境监控、策略执行、收益结算、态势感知等。注:支持第三方平台与子系统的接入,如视频、充电桩、空调、相变储能、电能路由器等。

5.4 电力监控
实时监测高低压配电柜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力参数,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实时监测各配电室温湿度、烟感、门磁、水浸、有害气体等环境参数,有害气体超标联动排风系统。
实时监测关键供配电设备运行情况,如变压器、柴油发电机、UPS、直流屏等。

5.5 能耗分析
分类能耗、分项能耗、同比环比能源流向、能耗强度;

5.6 电气安全
监测各电气接点、母排温度并实时预警;
实时监测0.4kV馈线漏电电流,异常时报警;
实时监测隔离电源状态,发生异常时报警;

5.7 综合计费管理
对建筑内用电、用水实现能源预收费,实现先缴费、后用能;电费可分为基础电费、尖峰平谷电费、力调电费、公摊电费等,并提供电费账单;提供能源财务报表;

5.8 智能照明
对建筑内照明进行集中管理,包括公共区域、停车库照明;
通过系统实现集中控制、定时控制、光照度感应控制、人体感应控制、区域控制等;
对光照度有要求的特定区域实现调光控制;
对停车库实现雷达感应控制。

5.9 分布式光伏
接入建筑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数据,采集光伏逆变器、并网柜数据,并进行日、月、年、累计收益分析和减排分析;
显示逆变器详细数据,包括逆变器信息、实时发电功率、日/月/年发电量、收益、发电功率及发电量趋势曲线、直流侧和交流侧数据等;
实时显示光伏电站一次接线图,光伏组串直流/交流侧实时数据。

5.10 充电桩智能有序充电
监控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汽车充电桩的实时状态,包括离线、故障、充电中、空闲等;监控变压器负荷并对充电桩进行功率控制;
对平台和充电桩的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并生成财务报表和运营报告,包括用户充值信息、充电量/充电金额/充电时长等充电信息、用户充值记录、用户消费记录等

5.11 环境监测
配电室环境监测、机房环境监测、视频监视、轨道机器人;

5.12 电能质量监测治理
监测各进线回路电能质量,包括电压暂降、暂态、稳态、谐波畸变等数据波形记录,进而判断配电系统扰动方向,生成电能质量分析报告。
有源滤波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对0.4kV侧电能质量进行补偿和治理,实时监测有源滤波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情况,确保电能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稳态监测、稳态曲线、谐波频谱、谐波曲线、负荷曲线、暂态分析、SOE事件、极值统计;

5.13 告警分析
报警分类分级、报警订阅、报警记录、报警统计、语音播报。

5.14 光储充协调控制
光伏——防逆流;
储能——防逆流、峰谷套利、需量控制、柔性扩容;
光储——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动态扩容;
光储充——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有序充电;
源网荷储充——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有序充电、负荷柔性控制。

5.15 功率预测
多源数据整合:基于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电网数据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高精度预测模型: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并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多时间尺度预测:
超短期预测:适用于日内调度计划的制定。
短期预测:适用于日常调度计划的制定。
中期预测:有助于中长期的发电计划安排。

5.16 优化调度
基于能耗优、成本低和碳排放最少的经济优化调度;
考虑电网供电力平滑与电压稳定的安全运行调度策略;
需求侧响应电网互动策略。

5.17 碳排管理
企业、部门、区域碳排监控;碳排统计、同环比分析;支持月、年碳排报表;碳盘查报告。

5.18 运维管理
设备档案管理:重要设备包括变压器、空调主机等设备信息,配置二维码。
运维流程管理:任务管理、巡检记录、缺陷记录、消警记录、抢修记录、通知工单。
设备维护:提醒用户及时查看或更换相应设备,并提示维修或更换建议。
专家报告:系统定期为用户生成能耗分析报告,提供专家建议。

六. 结 语
在“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作为碳排放的关键领域,面临信息孤岛、管理粗放、设施老化等挑战。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以“零碳电源”与“能源调度”为核心,集成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施,构建 源-网-荷-储-充 协同的微电网体系。平台通过数据汇聚与智能调控,实现能源精准监控、能效优化、碳排管理及安全运维,有效提升绿电比例、降低用能成本,推动园区向低碳、高效、集约化转型,为“三生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上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荣誉资质资料下载产品展示
AHKC-BS闭口式霍尔电流传感器 APM521嵌入式网络电力仪表 AFPM3-2AVM通讯电源监控传感器 BM100-K/J-B11多功能信号隔离输出继电器 BM100-K/J-B11工业信号隔离输出继电器服务与支持
技术文章新闻中心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线留言版权所有 ©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05031232号-31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 管理登陆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