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一. “430"与“531"是什么?
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业的两大核心节点——“4月30日"(430)和“5月31日"(531),分别对应《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政策切换窗口期。
430节点:指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备案或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享受旧政策框架下的备案流程、消纳条件及补贴模式。
531节点:指2025年5月31日后并网的项目,需全面执行新规要求,包括更严格的备案管理、自发自用比例约束,以及并网消纳责任分担等310。
2025年"531"新政的出台,标志着分布式光伏行业正式告别政策兜底,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这一政策对投资方、开发商、用电企业及整个产业链均带来深远影响。
二. "531"新政的核心影响
2.1. 对投资方:收益模式剧变,IRR腰斩
保底电价取消:新政后并网的项目,上网电价直接挂钩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大,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需承担辅助服务费用:如调峰调频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IRR大幅下降:工商业分布式光伏IRR可能从8%降至4%左右,部分项目投资吸引力降低。
2.2. 对用电企业:自发自用比例提高,余电收益受限
强制提高自发自用比例:新政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减少对电网依赖。
余电上网收益降低:若进入现货市场,电价可能低于原保底电价,影响项目经济性。
2.3. 对行业格局:加速优胜劣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小规模投资者退出:IRR下降,资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可能退出市场。
头部企业整合资源:具备储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三. 破局之道:如何应对新政挑战?
3.1. 优化商业模式,提高自发自用比例
聚焦高耗能企业:优先在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制造业等用电稳定的场景布局,确保自发自用比例达标。
3.2. 结合储能,实现峰谷套利+需量管理
配置储能系统:在电价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提升整体收益。
降低需量电费:通过储能平滑用电负荷,减少企业变压器容量费用。
3.3. 接入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聚合分布式资源:通过虚拟电厂(VPP)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市场,获取额外收益。
优化交易策略:利用AI预测电价波动,选择优时段售电。
3.4. 采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AcrelEMS 3.0平台:实时监控光伏、储能、负荷,智能优化调度策略,大化自发自用比例。
防逆流控制:避免余电上网受限问题,确保合规运行。
3.5. 探索"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模式
光储充一体化:结合光伏、储能、充电桩,打造微电网,提高能源自给率。
多能互补:与风电、氢能等结合,降低单一能源波动风险。
四. 安科瑞安科瑞助力企业/投资方智慧运营的转型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按照各地电网部门并网要求,集成实时监控、智能预测、数据安全、可调可控、上传调度,满足各地并网要求,这得益于安科瑞多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的项目经验和技术底蕴,帮助客户精准并网,提前锁定投资收益。
对于没赶上“430"、“531"节点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也不用着急,即使没有了政策兜底,通过科学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也能帮助投资者获得很好的收益。新政之后并网的项目有着较高比例的自发自用要求,余电不上网,或者进入电力现货市场,这并不是意味着光伏投资收益肯定降低了,按照新政要求,利用好“源网荷储充一体化"建设模式,配合高效的管理平台将为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收益。
安科瑞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能源管理平台
AcrelEMS 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涵括: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电设施以及各类交直流负荷的运行状态,智能预测发/用电功率,生成优化调度策略,帮助用户充分消纳光伏发电,满足自发自用比例要求,具备防逆流、峰谷套利、降低需量、柔性扩容等多种管理策略。在电力现货市场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对接虚拟电厂,通过需求响应等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平台还具有碳资产管理、智能运维等功能,帮助用户提升微电网经济、安全能源管理与智慧运维水平。
EMS3.0适应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通过削峰填谷、需量管理、有序用电等控制策略,协调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储能等子系统优化运行,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降低用电成本。EMS3.0还可与国网调度系统、电力交易平台、虚拟电厂聚合商平台进行交互。
4.1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平台
针对用户新能源接入后存在安全隐患、缺少有效监控、发电效率无法保证、收益计算困难、运行维护效率低等“痛点",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平台对整个用户电站全面监控,为用户实现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减轻变压器负载、余电上网,提高收益;节能减碳,符合国家政策。
全站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发电效益与收益:逆变器监测与箱变测控、光功率预测、防逆流保护与控制策略
标准规范并网:AGC/AVC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
全站电力监控与运维:环境辅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4.2 典型光伏并网与逆流监测一次系统图
4.3 柔性调节逆变器出力与防逆流保护跳闸
测量市电进线处的下网功率,当出现低功率时(具体数值根据供电部门定值和延时动作时间确定),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定制化软件)在无人值守状态下实时动态调整逆变器输出功率来实现光伏电站持续运行,同时也要确保输出功率能量管理系统(定制化软件)安全、可靠运行。当出现逆功率时(具体数值根据供电部门定值和延时动作时间确定),由逆功率保护装置切开并网柜。当出现市电下网功率恢复时(具体数值根据供电部门定值和延时动作时间确定),系统能自动合闸并网柜,并且自动恢复逆变器功率值,确保现场稳定运行。
低功率调节
逆功率跳闸
逆功率恢复合闸
低功率恢复调节
4.4防逆流控制策略
A.应用场景
新能源并网时,光伏或储能发电不允许上送电网时采用防逆流控制策略,降低光伏发电量,或增加可调负荷投入。
B. 控制策略:
市电处监测防逆流指标,根据逆功率或低功率判断逻辑降低光伏有功发电。通过系统调节光伏电场的有功出力。如光伏电场只有一个光伏并网点,则将有功指令下发给该并网点协调控制器,由协调控制器将指令分配到每台光伏逆变器如电场有多个光伏并网点,则采用不同的策略,如按比例、按裕度等,将总的有功目标分配到每个光伏并网点协调控制器,由光伏协调控制器根据光伏的运行状态及有功指令自行控制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输出或启停。
4.5 防逆流保护跳闸(AM5SE-IS防逆流保护装置)
根据 GB/T 50865 "当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为不可逆并网方式,应配置逆向功率保护设备。当检测到逆向电流超过额定输出的5%时,光伏发电系统应在2s内自动降低出力或停止向电网线路送电。"
具有:逆功率保护
逆功率跳闸、逆功率恢复合闸;
低功率跳闸、低功率恢复合闸;
具有:防孤岛保护功能
4.6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 防逆流保护跳闸(AM5SE-PV防逆流保护装置)
当光伏并网与市电侧进线距离较远可采用AM5SE-PV系列主从式防孤岛保护装置。
AM5SE-PVM 主机
AM5SE-PVS 从机
AM5SE-PVS2 从机
主从机配置建议:
建议距离在200m——2公里以内主机安装在市电进线侧,监测市电侧功率状态,监测到异常通过光纤链路远程输出到光伏并网点从机,进而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
若一路市电进线下带多个并网点,主机选用AM5SE-PVM、从机选用AM5SE-PVS(最多支持1主5从)。
若当市电进线为多路电源进线带1或多个并网点,主机选用AM5SE-PVM、从机选用AM5SE-PVS2(1个主机最多支持5个从机、1个从机最多接受4个主机)。
保护功能包括:
主从机方案四段低功率/低功率恢复合闸
主从机方案逆功率/逆功率恢复合闸
主机防孤岛保护
从机防孤岛保护
4.7 光功率预测
五.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平台功能界面
5.1 全站综合监测:
展示光伏电站名称、位置、逆变器数量等基本信息;
统计当前光伏电站日、月、年发电量;
按汇流数据分散分析每组光伏组件发电功率以及工作状态
5.2 并网点电能质量分析:
监测站内电能质量检测仪所采集数据,如电压有效值,偏差率,谐波畸变率,电流有效值,分相功率,总功率等;
通过柱状图展示电能质量检测仪谐波和间谐波各频谱;
通过曲线图展示三相电流/电压谐波数据、实时负荷曲线、有效值/波动/偏差/闪变等参数;
展示所选站点下全部电能质量检测仪所有暂态事件。
5.3 逆变器运行监测:
监测整个光伏阵列各个组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参量信息;
监测逆变器当前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温度及当前状态等信息;
监测逆变器交直流侧电参量信息。
5.4 逆变器运行分析:
展示逆变器交流侧总有功功率曲线;
展示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曲线;
展示当前光伏发电站所处环境温度曲线;
综合分析环境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阳光电源,锦浪,固德威,华为等)
六. 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 全站电力监控与运维
6.1 并网柜/预制仓柜内电气接点测温
电气接点在线测温装置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内电缆接头、断路器触头、刀闸开关、高压电缆中间头、干式变压器、低压大电流等设备的温度监测,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因氧化、松动、灰尘等因素造成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成为安全隐患,提高设备安全保障,及时、持续、准确反映设备运行状态,降低设备事故率。
6.2 视频,环境辅控
七. 实际案例分享(全国部分地区 调度自动化组网)
7.1 上海某焊接公司 分布式光伏
7.2 浙江安吉某照明电器分布式光伏
7.3 江苏某新材料 分布式光伏
7.4 福建漳州某重工 分布式光伏
7.5 其他案例-宿迁盛佳德分布式光伏
7.6 其他案例-上海某汽车变速器 分布式光伏
方案配置产品:
组网拓扑图
7.7 其他案例-内蒙阿拉善某开发区 6MW分布式光伏防逆流
7.8 其他案例-河南·····高科
更多详情请找我一起沟通了解哦!
"531"新政虽然短期冲击较大,但也倒逼行业向更高效、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投资方和企业需尽快调整策略,结合储能、智慧能源管理、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新模式,才能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荣誉资质资料下载产品展示
AIM-D100-CA多功能直流储能绝缘监测仪 AWT200工业通信管理物联网网关 adw300-hj壁挂式4G无线计量表 AM5SE综合线路监测电表 AIM-D100-CA直流光伏绝缘监测仪服务与支持
技术文章新闻中心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线留言版权所有 ©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05031232号-31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 管理登陆 sitemap.xml